2020年8月18日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在《關于肥料產品檢測出農藥成分適用法律問題的復函》(農辦法函〔2020〕14號)中強調,“肥料與農藥的混合物,包括肥料產品中含有農藥成分的,應當作為農藥進行管理。根據《農藥管理條例》第四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,未取得農藥登記證生產的農藥,按照假農藥處理”。
這也就意味著,藥肥,已經成為從農藥行業獨享的盛宴,而特種藥肥的問世,則讓藥肥產品更加多元化,成為藥肥企業從大田走向經作尤其高價值經濟作物市場的一把利劍。
以前的傳統藥肥,更多是以大肥為載體,大肥旨在補充作物營養,農藥旨在通過省工方式,解決病蟲害防治問題。而特種藥肥,則是生物刺激劑與農藥,兩種甚至多種功能型產品的集成,真正起到了1+1>2的效果,是植保解決方案的一次進階。為什么這么理解?因為特種藥肥中的的農藥成分可以是一種或兩種組分復配,起到協同增效和廣譜殺滅的作用,而特種藥肥中的特肥,可以是腐殖酸、海藻酸、氨基酸等,在農業生產實踐中,多種成分的組合與搭配使用,更多出現在作物解決方案中。將二者合二為一,這就要求企業不僅對農藥,對生物刺激素的應用同樣要有很深刻的理解。
那么,特種藥肥都有哪些技術門檻,未來登記產品熱門有哪些?10月17日(16日報到),云南·昆明,《農資導報》將聯手行業內權威專家、領軍企業,共同揭秘!
2021(首屆)中國特種藥肥產業發展與渠道推廣大會
10月17日(16日報到),昆明
主題報告
◊ 藥、肥雙減,農藥行業的發展趨勢
◊ 藥肥國內登記現狀與監管政策
◊ 特種藥肥技術突破與展望
◊ 生物刺激劑的市場發展與功能解析
◊ 農藥顆粒劑的發展與施藥技術
◊ 土傳病害的發生與化學防控市場機遇
◊ 地下蟲害的發生與防控市場機遇
◊ 特種藥肥典型案例分享暨市場潛力深度挖掘
會議報名
科研機構、企業代表1600元/人,經銷商代表500元/人,會務費包含餐飲費和會議資料等。住宿統一安排,費用自理。
收款單位:《中國化工報》社有限公司
開戶行:北京市工行六鋪炕支行(行號223)
賬號:020 002 230 900 460 0937
報名與合作電話:
王獻偉 15652779710;
掃描二維碼,填寫報名信息